人才招聘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职场顾问 > 热点推荐

在私企、外企或创业的十年之后,意想不到的结局

01月-04日  分享到:


 十多年之后,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,已经可以看出端倪。

 

>>>>

先从外企讲起。


毕业的时候,A如愿进了当时大家最追捧的外企,而我则无意外地进了一家私企。

 

入职一个月的时候,A去香港培训,住某知名的全球连锁五星酒店,她说酒店的洗发水真好用啊,香味真舒服,后来才知道那是欧舒丹,当然舒服了。

 

差不多同一时候,我在北京郊区的集团基地开会,其实装修档次就是招待所,蚊子咬了我一身包。

 

她打电话说,我们培训都用英文的,我真得练练听力了,六级根本不够用。我说,我们开会怎么那么无聊,领导讲话都跟新闻联播似的,听得我昏昏欲睡。

 

刚工作的时候,我跟A还保持着每个礼拜见面或者通电话的习惯,但是慢慢就不行了,她太忙了。

 

她那个行业以“女人当男人用,男人当牲口用”而闻名。其实现实比传闻还要夸张。

 

比如说“通宵加班”,毕业不久的A已经赶上好几次了。但是她说,没有通宵过的人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那个行业的外企呆过。而且每次通宵之后,一起作战的同事之间都会产生战友般的感觉,很幸福。

 

我这边呢,工作上手以后,感觉挺轻松,虽然偶尔也要加班,但是领导从不为难我,有时候,要做的东西太多了,跟领导说一下,领导就会帮我协调时间,反正从来没9点以后下班。

 

当然我的收入也比不上她。十几年前,她们那个行业的本科毕业生已经能拿到大几K,绝对是高收入了。

 

联系减少了,再见面的时候,就感觉她的变化很大。

 

穿的衣服越来越精致,会化淡妆了,买了人生第一个名牌皮包,已经能熟练驾驭高跟鞋了,拿出名片,很精致,还有让人羡慕的头衔。

 

但也有一些东西是我理解不了的,比如她说,她老板做事非常认真,有一次,报告已经装订好了,发现一个完全没影响的小瑕疵(甚至连瑕疵都算不上),其实大老板和客户根本不会在意,但她也带领全组的人,熬了一整个通宵逐一改正。

 

我说这是为啥,她说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心,每一份工作都是自己的作品,不为客户,不为工资,不为领导,只为自己的心,也要做到完美。

 

这个我实在很费解,我的领导总是说,不要把时间花在没意义的事情上,不是埋头干活就可以的,一定要想想别人需要什么结果,用结果说话,而不是埋头傻干。

 

她的一些观点,我也接受不了。比如她说外企来中国,不只是为了赚钱,更是为了传播民主,因为外企的工作氛围非常民主公平,上下级可以开诚布公地讨论问题,每一个人,不管什么级别,都是平等的。

 

我说这么说有点过了吧,她说你没在外企呆过,你不懂。

 

有一段时间,我们接触很少,我也换工作了,跳到私企做了一些跟我的专业相关的工作,一下子变得特别忙。

 

后来,她当了Manager,之后我们见面,她依然衣着光鲜,面容却非常疲惫。

 

她说,我终于明白了一些事情,外企根本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个样子。

 

比如我们组里有“VIP”,因为能带来客户,根本不用怎么干活就有好待遇的,只有老板和项目经理知道。

 

还说,和另一个行业高层人物打交道的时候才发现,我们这行太可怜了,好几个孩子通宵弄的东西,其实没人看那么重。我们弄一个项目辛辛苦苦的,拿的钱是其他行业的零头。

 

她说我永远爬不上去了,因为我看我们现在的boss们都是什么人就知道了。他们想的就是节省成本,多弄项目,大家累死干不完也不管,跟客户面前也像孙子一样。当初我入行的时候,总说职业独立性,职业尊严,其实跟国内同行没区别,就是用高工资好环境哄着小孩干活罢了。

 

然后她就说到同事咳嗽很久不去看病,最后居然是肺癌,才三十多岁。

 

她说,我要学会给自减压,该偷懒就偷懒,今年的目标是把偷懒学会。

 

后来她找了无数工作,都不满意。A嘴上说只要不是那么累,能养养身体就可以了。但是真到具体的工作摆在面前,她就不满意了。

 

清闲的工作,她嫌待遇不好,说收入一下子下降一大块,接受不了。

 

民营公司拉她入伙,有股份,收入可能更高,但需要拼博,也有风险,A觉得一样的累。

 

甚至有个工作,待遇很好,也不是很累,只是工作环境差一些,只是普通的商务楼,A也接受不了,说每天穿过去的衣服去上班,很不搭。

 

现在想想,她不舍得的东西真的很虚幻。就是这些东西,把A给网住了。

 

其实外企是个坎,跳出去,也许就另有一番天地。

 

>>>>

接着说创业的事情吧,主角是B。


B也是一毕业就进外企做技术,到30多岁出来创业。

 

B的第一个问题是她不喜欢琢磨人外企做技术的人,状态比较自我,当朋友不错,创业就危险了。

 

她创业之后我们再见面,她意气风发,认为自己的团队技术非常牛,在行业很有名气。凭着名气,已经有朋友给她投钱,再加上原先的外企里还有自己的死党照应,创业万无一失。

 

因为不耐烦观察琢磨人,她对公司的管理基本照搬外企的规则。

 

核心团队都许以股份。后勤方面就订了一些绩效规则,比如给前台打分,按分数发工资。

 

我劝她,最好别搞那么死板,小公司,有时候得哄着点,就那么几个人,低头不见抬头见的。她不信,她认为,前台这种职位,随便招一个,按照规则管理就好了。

 

结果前台频繁辞职不说,有一次招标,前台不知是故意捣乱还是无意疏忽,差点出大错。

 

当然,创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,还是卡在销售上了,而归根结底,还是不会识人。

 

她那个外企里的死党,并没有像她以为的那样给她介绍客户。而她觉得人家会把单子介绍给她的唯一理由,就是我们“关系”好,我的团队技术好。

 

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,其实还是有办法补救,就是找那个死党,或者相关人,死缠烂打,许以利益。

 

这时候,她带出来的人马也出问题了,没有外企的光环,人的心态也变了。

 

再说B的第二个问题吧,太把“技术”当回事儿了。

 

B的技术,曾经在国内确实风光一时,当年她出去讲课,一天就是万把块的酬劳。所以B出来之后,仍然津津乐道自己的技术。

 

有一次,某制造业客户对B的产品有兴趣,但是预算有限,如果用B的产品,光购买产品的费用,就超支了,何况还要实施,但如果用国产替代产品,就还算一个比较肥的单子,客户也比较倾向于用国产产品。

 

我建议B用国产产品做,但是她回答我一句话:“那个东西我没法做!”想了一下,当年B在外企的时候,一直很瞧不上那些拙劣模仿的国产产品,还有做国产产品的同行,所以我也没再劝她。

 

所以B的创业之路,也没维持多久,就落幕了。

 

我和她们认识十几年,从一开始我们的选择都各不相同。并不是说她们选的不好,我选的好,毕竟最初,我们都是奔着美好前程去的,只是最后的结局,却也让人唏嘘。


文章来源:天涯

 

小美有话说

看到这里,不知道小伙伴们对外企,或者创业,有没有那么一点理解。并不是说,外企,或者创业就不好,而是说,无论什么选择,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。工作需要脚踏实地,努力向上,其他无论多么光鲜亮丽的外表,曾多么牛逼闪闪的技术,都是会过时的。无论在哪里,我们唯有一边学习,一边前进,才能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。